MF99 coding 💻

keep learning; keep coding;

面試:應徵者 vs 招募者

f:id:mouseface99:20200428224622p:plain

網路上其實找的到許許多多的面試技巧,面試撇步

不管是單獨針對招募者該注意的項目,也有應徵者該準備的東西。

但是我這裡想要針對「面試」的這個制度的一些想法

為什麼要面試? 到底應徵者與招募者花這麼多寶貴時間坐下來談到底要談什麼?

雙方想要,或是需要得到什麼樣的資訊來幫助自己做下一個階段的決策?

根據我這幾年不管是身為員工在應徵公司,或是身為部門主管在招募的時後的一些想法與經驗

面試在做什麼?

公司需要找人才,我們需要找工作。 所以就有了面試這個制度來幫助/媒合公司與就業市場裡面的人

所以簡單來說面試的過程中,

公司的角度就是要尋找自己目前組織上所欠缺,或是為了未來發展所儲備的人才

以個人應徵者的角度,就是要找個適合自己,且有發展性的公司。 不管是為了自己的職涯規劃,或是挑戰自我。

在這些過程中,招募者會準備公司簡介,甚至是一些專業能力,語言能力(甚至是心理/性向測驗)測試。

應徵者也會準備自己的工作履歷,過去的作品,甚至是過去同事/老闆的推薦信

在應徵者與招募者的面談中,一來就是雙方要確認這些書面資料的正確性,以及從中再去針對幾個雙方有興趣的點再去展開聊

雙方彼此確認是否為合適的人選。

招募者

身為公司的招募者,用人團隊的主管。

在面試前就應該有所準備

了解自己目前團隊的狀況,以及團隊未來的規劃與走向,這樣才能清楚的了解目前部門乃至於公司目前或是未來需要怎麼樣的人才。

接著才會去審查履歷,從學歷/經歷去初步篩選出「可能」適合的人選。

在面試過程,當然會有一些書面測試,但是那大多也只是一些客觀數據,最重要的可能還是最後的面談。

面談首先就是要盡可能的確認應徵者履歷上寫的豐功偉業,一來是否真實,二來由於很多成就都是團隊的成果,試圖用一些方法去了解到這位應徵者當時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對於成果有多少實質幫助。

再來就是一些人格特質,可以詢問一些過去做過的工作,項目來了解他的做事能力,表達能力,甚至個人喜好。

如果是稍微有點工作經驗的應徵者,我也會試圖去了解他是否對自己的未來有所計畫與準備。 可能有些人就是想往管理職發展,有些人則想往技術端鑽研。 可以適時地透露目前你對組織的規劃,然後聊一聊應徵者對於這個計畫有沒有什麼想法或是建議。 或是覺得他是不是可能適合在某個位置。

應徵者

應徵者在面試的過程,有兩個大重點

  • 好好地展現自己的強項
  • 了解目標公司是否適合自己

應徵者在整個面試過程中,相對來說會比較偏向弱勢。

畢竟對方通常都是比較有規模,底氣的公司。 整個面試過程的地點又是在對方辦公室。 周遭的都是陌生人。 但是某種程度來說卻很好的幫助你在客觀上了解這間公司

接待你的人,面試與工作場地(有些大一點的公司,面試場地的會議室區域通常都裝潢得很厲害,但是實際工作區域可能就相對平俗一點),公司同仁的穿著打扮,同事間互動的氣氛。

甚至如果是在靠近正常下班時間的面試,有時候還可以稍微窺視到公司的加班狀況。 這些都是在真正的面試開始前就有機會看到的。

再來在面談的過程中,我是不鼓勵說謊,但是倒是可以適當的避重就輕,強調自己的強項以及過去對某個項目/產品的貢獻

就算有過失,也可以著重於當時的過失,讓你學到了什麼,成長了什麼。

再來如果有點經驗的應徵者,也可以透過主管或是同事介紹公司,部門,產品時。 或多或少感覺得到他們缺少的人才與能力。

然後如果自己有相關的經驗或是能力的話,也可以重點加強,或至少花更多時間在談這個方面。(這個有時候在準備履歷的時候就可以或多或少做些調整)

面試應該要聊什麼?

最後談談在面談中,招募者與應徵者都該注意的事。

當然很多時候,透過面試的過程來取得一些客觀的資料,像是應徵者專業能力,學經歷的正確性,過去的實質產出。或是招募公司的背景/規模,發展方向,團隊組織,產品項目等

但是我覺得最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感覺」這件事。

面談時,除了人資的面談以外,很多時候都會是用人單位的主管/同事與應徵者直接面談。

如果基本上如果錄取了,你們未來就會是每天要一起合作的主管/同事。 所以個性是否合得來? 談話方式是否能接受?(畢竟如果你不喜歡,或是聽不懂主管的表達方式,那未來怎麼能夠有效的理解他交付的工作)

或是有一些特殊習慣或是癖好。

畢竟有一些能力很強的天才型員工/主管,或多或少可能都會有一些跟一般人不太一樣的生活習慣或是做事方式。

不能夠接受,或甚至用人主管有沒有辦法運用這些特質來幫助整個團隊。

畢竟有些雖然能力很強的人,但是如果團隊內的其他成員無法跟他好好合作的話,到最後整個團隊的產出也是會下降的。

有些人一開始參與(招募者)面試的時候,有時候專業能力考試完之後其實就不知道怎麼判斷這個人是否適用。

有時候可能可以用一個簡單的問題來檢視

你是否願意跟這個人每天一起工作? 如果是 Junior 的應徵者,你願不願意花時間帶他?

可以試圖在面試過程中去發掘這個問題的答案,以及做出最後的判斷。